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吉林大学精耕细作扶贫“责任田”

作者: 时间:2020年06月04日 16:07 点击数:

本报讯 (记者 周博)“吉林大学”与“通榆”,一所高校和一个地区原本没什么特别的关联,但当吉林大学签订中央定点单位扶贫责任书时,通榆县这片土地便成为了吉林大学的扶贫“责任田”。今年4月11日,通榆县被批准退出贫困县行列,实现了“户退出、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4月12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通报2019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考核结果,吉林大学获得“好”的最高评价等级,精准扶贫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在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铺开的这7年中,吉林大学帮助通榆县90个贫困村28650户54407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1.8%降为2019年的0.075%,累计投入2320余万元。扶贫路上,吉林大学所有教职工都是参与者,没有局外人。潘国刚是经济学院一名普通教师,看到学校的消费扶贫倡议后,第一时间响应,买了1087元产品。他说:“多出一份力,就是多献一份爱心,值得!”

“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压实扶贫工作任务,该校明确了15个基层单位、学院和4个临床医院共19个先进党支部与通榆县19个村支部结成对子,帮党建、帮扶贫。通榆县的贫困人口中65%是因病致贫,因此,学校在2019年加大了医疗扶贫的力度。学校组织各临床医院积极参与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健康保障服务体系。通榆县人民医院是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医院。2019年,白求恩第二医院派出一名挂职副院长,对县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建成了远程医疗平台,2019年全年远程诊疗疾病50余例,常年派驻53名高水平医生到通榆县医院坐诊。

据统计,吉林大学4个临床医院全年培训通榆县医疗卫生业务骨干和技术人才300余人次,走访贫困户300余户,义诊1000余人次,免费为200余人做彩超心电检查,免费发放12万余元药品,为住院贫困户减免近4万元医药费。

扶贫干部的大爱情怀,让吉大的扶贫工作爬坡过坎,脱贫攻坚冲刺“最后一公里”。一张张建卡、一户户立档、一家家跑,正是扶贫干部的日常。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辅导员宋高峰2018年主动请缨出任边昭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宋高峰在边昭村试行庭院经济项目,引入小麦与白菜套种,小麦采用吉林省农科院提供的“小冰麦”品种,化肥和白菜种子由吉林大学提供。说起家里的变化,村民于长福就笑得合不拢嘴,“去年,我们家收获1万多块。种子好、化肥好、种地的法子好,收入是原来的两倍多。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吉林大学始终秉持“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把脱贫攻坚工作当作“党委工程”紧抓不放,先后20余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研究举措,共抓共管,上下同心,这也是吉林大学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砝码。

吉林大学脱贫攻坚工作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真正实现脱贫、防止返贫、走上致富路,真正让通榆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通榆县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