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工风采 - 劳模先进 - 正文
李子义:勤勉严谨做学问 情系祖国育桃李(转自吉大新闻网)

作者:admin 时间:2012年05月21日 14:15 点击数:

敏行务实做学术,潜心科研凝硕果。在学生眼里,他知识渊博、和蔼可亲;在同事心中,他成绩卓著、为人质朴,每天步履匆匆来往在实验室的路上,他就是“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标兵”获得者、吉林大学农学部畜牧兽医学院基础兽医学科带头人李子义教授。

留学美国,胚胎学界崭露头角

李子义自1983年毕业后留在原解放军兽医大学(现吉林大学农学部畜牧兽医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及动物早期胚胎发育机理和动物胚胎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1999年3月,李子义把妻儿留在国内,只身踏上了赴美留学的路途。初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解剖学与细胞生物学系John Engelhard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日子里,他感到一切都很新鲜,一切又都很陌生。Engelhard实验室从事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条件和仪器非常先进,Engelhard教授交给他的工作是组建转基因克隆雪貂课题组,尽快建立雪貂体细胞克隆的操作程序,而他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是购买用于胚胎显微操作所需的仪器设备。3个月后,当看到所购买的仪器设备陆续到达并调试安装后,李子义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

2006年,李子义承担的美国 NIH 研究课题——应用胚胎克隆技术生产具有肺纤维化囊肿的雪貂动物模型获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两只应用成年雪貂体细胞为细胞核供体的克隆雪貂。他创立的雪貂体细胞克隆的操作程序为应用克隆技术生产转基因雪貂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使他从事的雪貂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使得他本人在国际胚胎生物学界声名鹊起。

赤子回国,推动国内接轨国际

美国爱荷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近8年的时间,让李子义对国外高校在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有了全面了解,并深深地认识到了国内与国外高校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距。在爱荷华大学任助理研究科学家期间,李子义已获得了美国永久居住权(绿卡),但对祖国怀抱一腔热诚的他婉言谢绝了Engelhard教授的诚恳挽留,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国工作。李子义说:“之所以要执意回国,是因为我想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和管理经验带回国内,让我的学生尽早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相关领域最高水平的技术和学科发展前沿知识,让他们站在我的起点上参与到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希望我的学生不要把眼光局限在国内,而是放眼于国际。”

回国6年来,李子义主持和参加的研究项目(课题)共13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吉林省留学人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1项,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1项,吉林大学引进优秀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他的论文和研究报告相继发表在一系列国际著名科学期刊之上,大大推进了我国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的国际化进程。

2011年8月6日,由李子义主持的课题组经过两年协作攻关,终于在吉大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获得一头携带转入赖氨酸基因克隆牛犊。这是人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的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牛,标志着国际克隆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潜心治学,默默耕耘桃李芬芳

李子义深深知道,一个科学工作者要想出成果,要想达到很高的学术造诣,必须要勤奋。李子义把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科学研究上,节假日他从不休息,工作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

李子义坦言,研究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科研摸索阶段会特别艰辛。比如,在细胞核移植技术中把克隆胚胎构建好之后移到受体之中的实验风险很高。李子义回忆起一个大年三十的晚上,农安实验牛场打来电话说实验小牛流产了,课题组顾不上和家人团聚,立即赶过去把小牛运回来剖检分析。

李子义的学生说,“老师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会每周都抽出一天时间陪我们做实验,亲自指导。他在工作科研中非常严肃认真,对学生要求尤其严格,但在生活中却对我们都非常照顾,实验室的整体氛围既上进又温馨。”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李子义说“治学就是坚持加严谨”。正是这种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对祖国科研事业怀有的深厚感情,才使得李子义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人物简介:李子义,吉林大学农学部畜牧兽医学院基础兽医学科带头人,动物胚胎工程吉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省动物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会分会理事,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兽医学报》编委,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国际生殖研究学会(SSR)和国际胚胎移植学会(IETS)会员,2007年入选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009年他被评为长春市优秀归国留学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