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工风采 - 劳模先进 - 正文
长春市师德标兵蒋青教授简要事迹介绍

作者:admin 时间:2011年09月27日 08:45 点击数:

蒋青,男,博士,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1982和1984年分获吉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斯图加特大学化学系(马普协会斯图加特金属研究所)自然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柏林工业大学物理工程科学系从事二年博士后研究。1997年和1999年分别在欧文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工、生物化工与材料科学系和卡尔斯鲁厄技术与环境研究中心纳米技术研究所作访问教授。

蒋青热爱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他博士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完成博士后研究后于1992年回到学校任教。1992年被破格聘为教授。199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1999年)、第七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研究基金(2000年)、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200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第五批教育部创新团队基金(2008年)。是第二批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999年)、第四批教育部(2001年)、教育部推荐的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2005年)、英国皇家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2006年)。

同时,蒋青博士是第六批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02年),吉林省第二批省管优秀专家(2002年),吉林省第一批(2005年)、第二批(2008年)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第七批作为学科带头人。具有高的学术造诣、严谨的学风和长期稳定的科研梯队。

蒋青博士任教育部汽车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是两届教育部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及《金属材料工程与冶金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00.01-2010.12);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理事(2001-),吉林省金属学会常务理事(2005-),长春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金属分会理事长(200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第六、七届委员(2004.08-2012.10);第四届吉林省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2007-);吉林省汽车工程学会材料技术分会理事长;长春市第七届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委员(2009-),英国工程与理学研究委员会同行评议学会两届海外委员(2003.01-2009.12)。为“cent Patents on Nanotechnology”杂志顾问编委, “he Open Nanoscience Journal”志编委。”nature Nanotechnology”,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ACS Nano”, “Chemistry of Materials”, “Journal of Catalyst,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C”, “Crystal Growth & Design”,“Langmuir”,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Nanotechnology”,” Physical Review B”,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等44个SCI杂志审稿人。

蒋青博士努力工作,在科学研究方面,作为课题负责人共负责承担各类项目38项,其中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1999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317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69篇。被SCI他人引用2065次,H因子=27。撰写、参编国际、国内著作8部,参编手册4部。获省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4项,德国材料学会二等奖1项。研究内容涉及,研究纳米材料相变与性能、界面热力学和界面吸附热/动力学、外场对集成电路材料与器件电磁学性能的影响、高强度铝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和表面涂层技术;其科研工作在纳米相变热力学、材料量热学、计算材料科学、汽车材料等领域成果显著。特别是在非晶合金和纳米合金比热测量技术,纳米材料熔化热力学、固液界面能的理论计算、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热力学和基于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层错能大小的合金成分设计以及材料的计算机模拟工作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身为重点实验室主任、学院副院长和学科带头人,积极帮助青年教师科研上水平,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搭建学科科研平台。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筹划985、211工程建设,丰富实验手段,创造必须的科研条件。

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授,不仅需要自身具有高的学术造诣,而且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任。在教学方面,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主讲3门博士生课程,7门硕士生课程,8门本科生课程。并从人生理想,国家的重任,教育学生珍惜宝贵的时间,打好基础为今后工作上水平出成果做好准备,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指导博士生41人,其中毕业19人,外国留学生1人。指导硕士研究生44人,其中毕业32人。出站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后1人。对学生悉心指导,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每周组内进行一次学术活动,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以自己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科学研究强烈的兴趣感染学生。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执著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不辞辛劳的科研作风和高尚的科研情操是学生终生学习的榜样。获得1项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培养的研究生中8人次获中国科学院、中石油、联想集团、唐敖庆和华严研究生奖学金。6人分获德国洪堡、日本JSPS、澳大利亚ARC、比利时FWO和新加坡李光耀等国家博士后奖学金资助。1人的论文被评为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